10年新高,增速22%,洗护赛道爆发了
在护肤、彩妆领域实现逆袭之后,国货品牌的下一场消费者争夺战,已经“从头开始”打响。
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洗护发市场规模已在2023年达到655亿元,有望在2027年达到827亿元,预计5年内超过千亿。 据用户说,2025.03MAT(2024年4月—2025年3月)国内线上洗护发市场GMV超550亿,其中抖音同比增长42%,京东同比增长65%。 珀莱雅、上美股份、福瑞达、巨子生物等头部集团纷纷下场,推出聚焦头皮健康的新品牌;新锐品牌亦密集发力,且初、半亩花田的母公司相继推出相关新品牌。与此同时,上海家化旗下日化品牌六神以一款新品“六神防脱精华液”,宣告正式切入防脱赛道。 据美丽修行大数据,近10年来,洗护类产品备案数呈阶梯式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22%至6.2万+件;2025年1—7月新品备案数超3万+件,同比增长13%。 自2021年始洗护发类新品数增长迅猛(数据源自美丽修行大数据,仅供参考) 这些数据,像一记信号弹:中国洗护发市场,正成为中外品牌新的竞技场。 新一轮战斗的硝烟已起,为了抢夺市场份额,围绕成分、功效、嗅觉,国货品牌又将如何讲出具有差异化的故事? 从基础清洁到头皮革命 功效宣称定制化、细分化 纵观今年注册备案的洗护发新品,在功效宣称上,呈现出以下趋势:
护发控油、清洁去屑占主导地位 今年以来,宣称“护发”功效的新品以1.6万+件断崖式领先,宣称“清洁”“控油”“去屑”的产品紧随其后。不难看出,“护发”“清洁”“控油”“去屑”仍是洗护产品最基础的功效,也是大多产品必备功效。 而新品牌入局洗护市场,也往往优先从基础产品线入手,以满足主流需求。如,珀莱雅旗下惊时推出的“控油蓬松洗发水”,巨子生物旗下函得仕打造的“净油焕澈蓬松洗发露”,均主打控油蓬松、去屑止痒。 惊时首发产品线“控油蓬松系列”(图源品牌官方公众号)
“防脱发”赛道升温 除了头屑,当代年轻人亦深受脱发困扰。据卫健委数据,我国脱发人群已超过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其中18-30岁人群比例高达66.6%,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中国脱发人群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庞大的防脱发需求。今年以来,宣称“防脱发”的新品数持续升温,同比飙升52%。 国际品牌竞相入局,如,施华蔻推出防脱固发CP——“施华蔻防脱固发赋活洗发露+头皮精华液”;以集团专利成分亚美尼斯因子为核心,巴黎卡诗推出兼具防脱功效和头皮护理的“卡诗新赋源芯丝头皮防脱精华液”,巴黎欧莱雅则推出“巴黎欧莱雅强韧防脱精华液”。 国货品牌也密集发力。滋源注册了“头皮焕活防脱洗头水”,以强化消费者心智;近年风头正盛的白牌儒意,也注册了新品“RUYI儒意防脱固发去屑洗发水”;专研毛囊防脱洗护发品牌极方,则一口气推出两款新品“极方防脱控油洗发露 ”“极方防脱固发头皮精华液”,从头皮到发丝解决脱发困扰。 “头皮护理”成竞逐焦点 据用户说《2025线上头发洗护品类消费洞察》,2025.03MAT(2024年4月—2025年3月)“头发养护”全网声量同比增长154%至2.43亿,“头皮抗衰”同比增长45%至37.3万,消费者对“头发养护”和“头皮养护”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在此背景下,各集团孵化的新品牌都选择在头皮上“下功夫”,上半年相关新品数同比上升了19%。典型如,函得仕专研精准靶点头皮科学护理;惊时、即沐则致力于为头皮屏障受损的消费者,提供头发修护和头皮问题的微生态解决方案;且初母公司上海缙嘉推出的新品牌3odice三蒂丝,定位为“专注头皮健康”的功效品牌,主张“护发如护肤”。 “芳香”开卷成标配 随着嗅觉经济崛起,香气在洗护产品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据魔镜洞察数据,MAT2025(2024年5月—2025年4月,下同),在影响消费决策的因素中,消费者对头发护理产品香味的关注度(36.8%)仅次于功效(38.4%),远超质地(4.7%)、份量(3.1%)、成分(3.0%)等因素。 备案端也佐证了这一点,宣称“芳香”的新品超1万件,跻身功效宣称TOP4,仅次于护发、保湿、清洁等基本洗护需求。 一众品牌纷纷围绕“芳香”打造差异化竞争力:老牌国货孔凤春上半年一口气推出6款洗护发产品,均强调香氛体验,包括无花果香、茉莉白茶香等香型;新锐品牌阿道夫、半亩花田、且初,也赋予每款产品不同香氛体验,以深度触达消费者。 阿道夫升级版山海经茶麸系列,特调的云雾山茶花香,持久留香72小时(图源品牌官方公众号)
功效宣称定制化、细分化 在新技术、新成分的支撑下,国货洗护个性化、定制化趋势愈加明显。 如,Off&Relax防脱锁发瓶首次指出干性头皮及油性头皮的脱发机理存在巨大差异,由此推出针对干头的“赋活韧养”洗发水和针对油头的“赋活强韧”洗发水。 又如,百雀羚集团旗下洗护品牌三生花,认为一套清洁体系和修护配方无法适配不同发丝,因而针对细软发、干枯发分别推出“控油蓬松空气感洗发露”和“控油水润空气感洗发露”,以分发护理实现“定制发丝养护”。 主打防脱固发的国货老字号霸王,亦针对“女士”这一细分群体,推出“霸王女士防脱控油蓬松洗发液”。 中国成分崛起, 护肤式护发扩延
“柠檬酸”断崖式领先 上半年,“柠檬酸”再次以1.2万+件新品数断崖式领先,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4%。 其常年稳居榜首,得益于显著的控油去屑功效。公开资料显示,“柠檬酸”提取于柠檬,属于果酸的一种,可有效清洁头皮杂物,调节油脂分泌,让发根更清爽。 与此同时,被誉为“温和去屑新星”的吡罗克酮乙醇胺盐,近年来备案数一路飙升,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7.9%,由2023年的TOP5窜至今年的TOP3。 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冉冉升起背后,一方面在于消费端对于控油去屑功效的高需求;另一方面则在于,“吡硫鎓锌”(洗发水中常见去屑剂)在欧盟被禁,促使吡罗克酮乙醇胺盐凭借“高效抑菌”“高安全性”“温和性”等优势获得关注。 修护类成分崛起 梳理榜单上各成分的主要功效,控油去屑仍是主流,舒缓修护紧随其后,其中,“泛醇”以5800件新品跻身TOP2,“水解角蛋白”以4626件新品位居TOP4。 “泛醇”是维生素B5的醇类衍生物,保湿、修护功效显著;“水解角蛋白”则在养润保湿的同时,还能应对发质受损的困扰。二者搭配使用,对毛发有保护和调理之效。 如“韩束防脱固发控油洗发水”“Spēs诗裴丝免洗空气感蓬松喷雾(冰镇西瓜)”,核心成分就包括泛醇、水解角蛋白。 天然植提成分受青睐 TOP10榜单中,“姜根提取物(3893件)”“人参根提取物(3577件)”“何首乌根提取物(3336件)”“何首乌提取物(3217件)”的新品备案数稳步增长,占据四席。而在2023年,TOP10榜单中仅有“姜根提取物”一枝独秀。可见,植物提取物正在崛起,受到品牌的青睐。 一直稳居榜单的“姜根提取物”是从生姜根中提取的活性物质,有舒缓抗炎、抗氧化、生发之效,被广泛用应用于防脱发产品中。巴黎卡诗今年推出的“元气姜防脱精华”,就是以姜根提取物为核心成分,宣称可从根源解决脱发问题,改善脱发困扰。 巴黎卡诗新品“元气姜防脱精华”(图源品牌官方公众号) 同为防脱明星成分,“何首乌根提取物”取代“侧柏叶提取物”,跻身榜单第9名。何首乌根提取物、何首乌提取物均提取自蓼科植物何首乌,具有防脱、乌发的功效,在洗护类产品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在今年推出的新品中,“蜂花本草精华护发素”“Spēs诗裴丝红没药醇止痒去屑洗发水”“海洋至尊香氛控油去屑洗发水”,均添加了何首乌根提取物,以达到固发调理头皮之效。 独家成分兴起 值得关注的是,国货洗护品牌为了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纷纷凭借独家成分重新定义洗护边界。 以Off&Relax为例,在防脱锁发系列中,首次添加了品牌王牌育发成分17型胶原蛋白,以调节头皮微生态、强韧屏障,进一步打开了护肤成分在头发头皮市场应用空间。 又如老牌国货拉芳,最新自研成果“咖啡弹性蛋白肽”,富含多种能让发丝加倍强韧的活性成分;阿道夫自研成分茶玻因®,则集控油、去屑、止痒、舒缓、改善头皮敏感、修护头皮屏障六大功效于一身,全方位守护头皮健康。 国货洗护的“破壁”之战 不难看出,从基础清洁到头皮革命,从天然植提到东方疗愈,国货洗护品牌正掀起“科技+情绪”的双重内卷,向洗护领域进军。 而长期以来,国内洗护市场几乎被国际巨头垄断。 20世纪80年代,飘柔、海飞丝、力士、多芬等品牌占据货架C位,背后巨头宝洁、联合利华凭借深厚底蕴与硬核实力,打破了国人一块肥皂洗全身的原始清洁时代,在国内洗护市场构建了不可撼动的领导地位。 期间,国货洗护屡次打响“破壁”之战,前有上海家化、拉芳家化、好迪、丝宝日化等老牌国货采用廉价策略打响反击战,后有滋源、阿道夫通过差异化竞争抢占市场份额,虽也取得过亮眼成绩,但并未真正动摇国际品牌的市场地位。 直至2023年,国货美妆以50.4%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激励着国货品牌开始向洗护市场发起新一轮冲击。 过去一年,上美股份推出“一叶子洗护”“韩束洗护”;福瑞达推出新品牌“即沐”;巨子生物推出头皮护理品牌“函得仕”;珀莱雅在已有洗护品牌“Off&Relax”的基础上,又推出第二个洗护品牌“惊时”;2025年,贝泰妮完成对洗护品牌“浴见”的战略投资,半亩花田母公司推出主打头皮微生态洗护的新品牌“97实验室”。 头部集团纷纷下场,意味着更成熟的研发体系和强大的创新能力,也预示着抛弃“低价”“平替”策略,国货品牌从“模仿”到“创新”,正重塑洗护发市场格局。 随着国货在洗护品类的崛起,市场格局的坚冰正被悄然融化,国货洗护品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人梳妆台上。 以淘天平台为例,2025年上半年美发护发TOP20榜,国货品牌占据8席,除了维特丝同比下跌47.5%以外,其他国货均展现出强劲增长力。如,蜂花、off&relax同比增长了309.3%、114.10%,新锐品牌诗裴丝、且初亦表现亮眼,同比增长了0.2%、30.2%。 外资品牌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整体增长缓慢乏力。如,TOP5中就有3个品牌销售额下滑,跻身TOP1的卡诗、位居TOP2的欧莱雅分别下跌了0.2%、12.1%,施华蔻同比锐减了18.2%。 显然,国际品牌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占据优势。然而,国货品牌在本土市场占据了地利与先机,正通过差异化策略和科技创新,以显著的增长速度迎头赶上。 洗护发领域,国货品牌发起的第三轮挑战能否成功,还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将带来颠覆性的“护发革命”,重塑整个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