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据不完全统计发现,自2021年新规发布以来,各地监管部门共开出了至少46张“禁业”罚单,禁业处罚明显逐年递增。截至目前,2025年开出的“禁业”罚单数量已达10张,不仅超过2021年至2023年各年数量,也超过了2024年全年18张罚单总量的一半,足见行业监管力度的空前加强。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被禁业10年
法人、质量安全负责人被禁业10年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4年5月15日至16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某化妆品生产企业开展飞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存在1项关键项目、2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不符合《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要求。依据相关规定,该企业被认定为“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
▍截自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尽管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未披露该企业的名字,但青眼通过罚单中披露的化妆品生产许可证查询发现,该企业为广州市韩术化妆品有限公司。具体而言,广州韩术于2023年9月8日至2023年9月21日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未按照化妆品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组织生产玛雅密码玫瑰精粹美颜软膜粉(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253735)和玛雅密码水晶玫瑰嫩肤软膜粉(备案编号:粤G妆网备字2023253732)各205包,均未进行产品留样,并于2023年9月18日和2023年9月21日先后销售给某化妆品有限公司,销售单价为6元/包,库存为0,违法所得为2400元,货值金额为2460元。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韩术在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调查过程中,不仅故意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实情况,还伪造关键证据,出具虚假的产品召回及销毁文件。此外,据处罚信息显示,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调查中发现,广州韩术近年来屡次违规。例如,2023至2024年,广州韩术连续两年存在9批次产品不合格情况,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告;2023年,广州韩术因上市销售未备案的普通化妆品,且未按照规定要求执行进货查验、生产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及成品留样等管理制度受到监管部门行政处罚;2024年,该公司又因生产经营不符合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及备案技术要求的产品再次被行政处罚。最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三项规定,责令广州韩术停止化妆品经营6个月,并吊销其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粤妆20170290)。同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处以4.48万元罚款,质量安全负责人处以3.07万元罚款,并对二人开出“禁业”罚单:十年内不得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系“惯犯”,频遭行政处罚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州韩术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刘某,经营范围为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批发、化妆品制造等。青眼梳理发现,广州韩术此次因“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被吊销许可证,且相关负责人被处以禁业处罚,在业内并不多见。广东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产品经理潘广乐曾告诉青眼:“很少见到因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严重缺陷受到如此严厉的处罚(禁业+罚款)。”青眼深入调查发现,广州韩术堪称行业“惯犯”。除上述公告里所披露的2023年至2024年违规行为,今年该企业还曾被国家药监局通报。今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抽检通告显示,广州韩术生产的“媞花秀草本精萃水润海藻面膜”被检出菌落总数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超标问题。经检测,该产品菌落总数高达5.2×10⁴CFU/g,超出国家标准限值(≤1000CFU/g)52倍;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达1.3×10²CFU/g,超出国家标准限值(≤100CFU/g)1.3倍。另,据公开披露的行政处罚书显示,2024年,广州韩术就曾受到2次行政处罚,罚没款总额为6.706万元。
系“惯犯”,频遭行政处罚
▍截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此外,青眼调查发现,广州韩术在2019年还曾因涉嫌生产侵害“水密码”相关商标权产品,被广州市白云联佳精细化工厂(下称:白云联佳)诉至法院。经审理,法院确认涉案侵权产品确系广州韩术生产,最终判决其赔偿白云联佳经济损失6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信息显示,在此次商标侵权诉讼中,白云联佳向法院提交了广州韩术的企业信用公示报告。该报告显示,广州韩术此前已累计受到四次行政处罚,其中广州市白云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7年6月30日和9月26日,就该公司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问题,先后对其作出三次行政处罚。与此同时,青眼通过国家药监局普通化妆品备案系统查询发现,截至目前,广州韩术共备案了789条产品,涵盖面膜、精华液、面霜等,其中部分产品目前已处于注销状态。
▍截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一系列违规被罚事实,暴露出广州韩术企业长期存在经营管理漏洞和合规意识缺失问题,被实施禁业处罚实属必然。可以说,任何漠视法规、屡教不改的企业终将付出沉重代价。5年开出46张“禁业”罚单
5年开出46张“禁业”罚单
据青眼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发布以来,各地监管部门共开出了46张“禁业”罚单,涉及25家企业,累计有32名从业人员被禁业,包括法定代表人、质量安全负责人等。其中,20人遭遇“终身禁业”。此外,监管部门还对企业主体直接开出了14张“禁业”罚单。从年份上看,禁业处罚明显逐年递增。截至目前,2025年开出的“禁业”罚单数量已达10张,不仅超过2021年至2023年各年数量,也超过了2024年全年18张罚单总量的一半,足见行业监管力度的空前加强。从今年被曝光的“禁业”罚单来看,主要涉及两类违规行为:一是“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二是“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化妆品”。其中,广州韩术、广州暨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嘉瀛化妆品有限公司均因前者被处罚;而广东优亿美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优亿美)、广州市白云区维她丽精细化工厂(下称:维她丽)、广东益孝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则因后者受到惩处。从禁业对象来看,今年公布的10张罚单中,有3张针对企业主体,7张则直接追究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的个人责任。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处罚到人,加大惩处力度同时也扩大了追责范围,有利于把严重违法者逐出行业。”从禁业时间来看,今年主要被处以禁业10年与终身禁业两类,其中,被处以“10年”时间的最多,达8张罚单,而广东优亿美原负责人与维她丽法定代表人均被处以“终身”禁业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优亿美可谓业内“惯犯”。在今年1月,广东优亿美就因生产未经注册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被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19万元罚款,其原负责人更被终身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时隔仅半年,该企业又因同样违法行为再次被查,企业主体被处以10年禁业处罚。此外,青眼还注意到,在2023年、2024年的国家化妆品抽样检验工作中,优亿美生产的魔歌染发膏因检出标签上未标示的染发剂成分,以及未检出标签标示的染发剂成分而被公开通报。总体而言,不难看出当下针对化妆品行业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正在不断加大,这反映出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同时,这种监管力度也在推动行业深度洗牌,使严重违规者被彻底淘汰出局,从而推动行业走向规范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