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美妆巨头换帅!
从强生到科赴,25年老将离场
作为市值破千亿的美妆巨擘,科赴自诞生至今未满三年,而Thibaut Mongon无疑是这段发展历程的关键人物。
据科赴官网披露的高管履历显示,Thibaut Mongon(孟庭波)于2000年加入强生,最初担任法国Vision Care(视力健)业务营销总监。
▍Thibaut Mongon
2014年,他调任强生消费者健康部门,出任亚太区公司集团主席,在此期间他主导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成功将该地区打造成为集团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2019年,Thibaut Mongon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跃升,被任命为强生消费者健康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兼全球主席,同时进入强生最高决策层——执行委员会。
2021年11月,强生启动重大战略重组,决定将消费者健康业务从制药和医疗器械板块中分拆独立。次年9月,这项分拆计划开始正式实施,新成立的独立公司被命名为科赴(Kenvue)。
值得注意的是,强生在2022年度财报中特别披露,Thibaut Mongon已被正式指定为科赴未来首席执行官的人选。
2023年5月,科赴以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5.19亿元)融资规模成功上市,首日市值突破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3.62亿元)大关,一举成为当年美股最大IPO之一。而Thibaut Mongon也正式履新CEO职位,全面掌舵这家新晋美妆巨头。
从上述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关键节点可以看出,Thibaut Mongon不仅是科赴诞生的见证者,更是将其从强生分拆到成功上市的核心参与者。
对于Thibaut Mongon的离任,科赴董事会主席Larry Merlo表示,“我谨代表董事会感谢Thibaut Mongon在科赴成为独立公司过程中所发挥的领导作用,以及他对公司发展始终如一的坚定承诺。”
客观而言,Thibaut Mongon在任期间推动了科赴的产品创新、数字化转型,并积极开拓中国市场。
在产品创新方面,Thibaut Mongon展现出极强的战略眼光。据科赴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间,公司年均推出超100项创新产品,累计贡献约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7.68亿元)净销售额。其中,露得清“零白痕”防晒技术成为品类增量爆点。
Mongon在科赴上市当天曾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公司将继续‘突破创新边界’,计划在未来几年加速新产品研发。”同时,Mongon还大力推行“数字优先”战略,为旗下品牌打造个性化体验。
此外,中国市场始终是Thibaut Mongon战略布局的重点。2023年,他上任后首次访华便展开密集行程,深入走访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及销售终端。期间,科赴宣布追加投资1.1亿元,用于提升在华生产能力和设施升级,充分彰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承诺。
如今Mongon挂冠而去——这位2000年即入强生、历经多个关键岗位,并最终带领科赴完成独立上市的25年老将,正式告别了他倾注近半生心血的舞台。
新任临时CEO曾是宝洁老将 业绩承压,逼迫科赴“刀口向内”
青眼注意到,科赴此次CEO更迭正值公司面临重大业绩挑战之际。
在公告中,科赴披露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初步财务数据:公司净销售额同比下降4.0%,有机销售额下滑4.2%,双双低于市场预期。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为0.28-0.29美元,基本与市场预期持平。
青眼梳理发现,科赴营收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30%,2024年增速下滑至1.09%,而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转为负增长,同比下降3.93%。净利润表现更为严峻,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分别下滑11.17%、36.89%,尽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8.8%的小幅回升,但整体下行压力依然存在。
这一系列关键财务指标充分表明,科赴的业绩表现持续疲软,公司整体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为应对当前困境,科赴在公告中透露,已启动对战略替代方案的全面审查。公司特别成立了战略审查委员会来监督审查进程,并聘请知名咨询机构Centerview Partners和麦肯锡担任顾问。
据悉,此次战略审查将重点考量包括品牌组合优化、运营模式精简在内的多项关键举措,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加速盈利增长,并充分释放公司的潜在价值。
据《华尔街日报》等外媒报道,科赴此次战略调整的直接动因或来自激进投资者的持续施压。自2023年起,Starboard Value、Toms Capital Management等激进投资者就不断敦促科赴进行业务重组。今年3月,科赴与Starboard Value达成和解,同意后者创始人Jeff Smith加入董事会,进一步推动了战略转型进程。
而回溯过往,业绩持续低迷已促使科赴在过去一年内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调整措施。
在业务层面,据外媒今年6月报道,科赴计划出售包括Clean&Clear可伶可俐、Dr.Ci:Labo城野医生、Neostrata芯丝翠等在内的约6个皮肤健康与美容业务部门旗下品牌,旨在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优势业务板块。不过,对于这一报道,科赴并未公开回应。
在组织架构方面,调整节奏明显加快。根青眼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科赴已进行4次高管调整,频次显著高于往年。就在昨日,Anindya Dasgupta正式接任科赴亚太区集团总裁,原负责人Ellie Xie(谢冰)在完成工作交接后离职。
种种迹象表明,科赴正面临“业绩滑坡、股东施压、战略调整”的多重困局,刀刃向内能否换来柳暗花明,还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