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业最大并购案达成/又一彩妆品牌退出中国
1、强生拆分出的科赴被3472亿收购
近日,全球个人护理行业龙头企业金佰利与美妆巨头科赴(Kenvue)共同宣布达成收购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金佰利将以现金加股票交易方式收购科赴全部流通普通股,估值约为48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2.07亿元)。交易完成后,金佰利现有股东预计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约54%的股权,科赴现有股东则持股约46%,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

2024年,科赴营收为15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2.22亿元)。据WWD数据,科赴以42亿美元的营收位居2024年度全球美妆企业百强名单TOP15。
科赴源自强生集团,目前,旗下拥有露得清、大宝、艾惟诺、城野医生、强生婴儿等多个知名护肤品牌。合并后,新公司将汇聚十大价值10亿美元的品牌,这些产品在生活的每个阶段都触及近一半的全球人口。
金佰利与科赴的强强联手,很可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一方面,美妆巨头正凭借雄厚资本展开“生态战”;另一方面,中小品牌以及新品牌的生存空间正被不断挤压。未来的竞争已不再是品牌之间的单打独斗,而是集团之间在品牌矩阵、渠道控制、研发创新与供应链效率上的综合较量。
2、彩妆品牌LA Girl退出中国
10月30日,美国平价彩妆品牌LA Girl在天猫海外旗舰店发布关店通知。因品牌运营策略调整,该店铺将在近期与大家告别,店内库存产品低价清仓。 LA Girl诞生于1993年,隶属于美国Beauty 21 Cosmetics,品牌定位“让每个女孩都用得起的高品质彩妆”,单品售价5-10美元。 2016年,LA Girl在天猫国际开设海外旗舰店,进军中国市场,曾在国内掀起「大牌平替」风暴,其散粉、腮红、眼影等产品在淘销量超100万。

然而,随着近年来新锐国货彩妆品牌的迅猛爆发,市场竞争格局被彻底重塑,消费者对产品的期待也水涨船高。 众多平价彩妆品牌因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壁垒,增长陷入停滞。LA Girl的困境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产品迭代缓慢,再加上本土化运营的长期缺位,市场份额被持续侵蚀。 如今的国内美妆市场,低价早已不再是护身符,如果缺少产品的独特性和对品牌强有力的运营,终将面临淘汰。
3、Coty科蒂5年来首跌
11月6日,美妆巨头Coty科蒂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7月-9月)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科蒂净收入15.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2.3亿元),按报告计算同比下降6%,按LFL(同店可比)计算下降8%;净利润为646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按报告下滑19%。
分业务板块来看,2大业务部门净收入均出现下滑:高端美妆部门净收入为10.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亿元),占科蒂总销售额的68%,同比下降4%,按LFL下降6%。大众美妆部门净收入5.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3亿元),同比下降9%,按LFL下降11%。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多数市场表现疲软的情况下,科蒂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其中高端美妆业务销售量增长15%,为市场整体增速的两倍以上,主要得益于高端香水、彩妆与护肤业务的出色表现。
科蒂集团表示,第一季度表现符合预期,第二季度业绩预计依旧会处于下滑状态。基于科蒂向“高端美容公司”转型的战略举措,加上市场领先的香水创新,公司有望在2026财年下半年恢复销售盈利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