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份化妆品行业零售总额增长3.1%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
其中,化妆品类表现亮眼,7月份零售额为265亿元,同比增长4.5%
这一数据表明,在整体消费市场稳步增长的背景下,美妆行业展现出强于大盘的增长势头。
从1-7月的累计数据来看,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2563亿元,同比增长3.1%。行业在6月份经历短暂下跌后迅速回升,显示出美妆消费的强劲韧性。
今年1-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3%。线上渠道已成为美妆消费的重要阵地,其中吃、穿、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7%、1.7%和5.8%。
化妆品7月份在线上市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护肤品类增长显著,彩妆类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在淘天平台,7月份美妆销售数据中,有74%的品牌实现增长,平均涨幅达36.4%。中腰部品牌加速崛起,在销量TOP21-50的品牌中,整体份额同比增长4.3%。
抖音平台成为美妆销售新阵地,7月GMV为150-200亿元,同比增长31.7%。国货品牌在抖音平台表现尤为出色,彩妆销量前十名全部被国货品牌包揽。
中国染发剂行业呈现“国际品牌卡位高端、本土企业主导中低端”的竞争格局。欧莱雅、施华蔻等国际品牌凭借研发实力与渠道优势主导中高端市场。
本土品牌通过三大策略实现逆袭:成分党营销;主打“无氨”、“植物提取”概念;线上销量增长显著,Z世代用户占比达78%。
2025年,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7%,预计到2030年将达35%。本土企业在植物染发、家用设备等领域已具备较强竞争力。丝华诺也在逐步成长中。
未来几年,染发剂行业将迎来技术、消费、政策的三重共振。扬州友朵这样能够同时驾驭技术浪潮和坚守人文关怀的企业,将在这个色彩斑斓的产业赛道上成为真正赢家